位置:首页 > 财经 > 要闻

九家“中国科学院系”上市公司集体亮相 自主创新成热议词|直击业绩会

来源:财联社 作者: 2024/6/28 9:15:17

①龙芯3C6000服务器CPU正处于样片阶段。公司董事长胡伟武表示:“等该芯片年底量产后,将会是市场上性价比最强的服务器CPU,在相同性能下,其价格只有竞品的一半。”

②芯源微副总裁崔晓微提到,在化学清洗领域,高产能量产机将于2024年Q3导入客户端应用,已明确多家验证客户。

《科创板日报》讯(记者 邱思雨) “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,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。”这是科技部党组在6月26日召开的中心组学习(扩大)会议中强调的战略目标。

目前,科技创新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。今日(6月27日),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以“科技引领,共创未来”为主题,举办上市公司集中路演活动。海光信息、龙芯中科在内的九家院所持股上市公司参加了此次路演,并对最新的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说明。

“自主创新”成关键词

此次路演期间,“自主、创新”成上述多家企业反复提到的关键词。

“龙芯具有自主CPU中谱系最全、应用面最广的系列CPU。”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首先提到,公司自主研发指令系统龙架构LoongArch,无需境外技术授权,独立于西方主导的Wintel体系和AA体系。

胡伟武透露,“公司已基于龙架构建成与X86/ARM并列的Linux基础软件生态。公司得到上游开源软件认可与支持,可以基于LA架构的国际开源软件直接构建出完整的操作系统。

同样聚焦于CPU产品研发的海光信息也介绍了其最新的CPU、DCU产品性能。海光信息副总经理、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徐文超表示,海光CPU产品已能够兼容99%的主流软硬件需求,DCU产品也能兼容99%主流AI框架、算法、模型、应用等。

中科星图总裁邵宗有同样提到产品的自主创新。“公司目标构建四个‘自主’的数字地球,即:我们国家自己的卫星、自己的算力、自己的数字地球理论、形成自主的数字地球软件。”

中科星图主要从事数字地球产品研发与产业化,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地球相关产品和核心技术。

芯源微也在路演现场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半导体设备。“公司是国内唯一可提供前道量产型涂胶显影设备的厂商。”芯源微副总裁崔晓微表示,公司前道涂胶显影产品KS-FT300(III)系列采用第三代自主IP架构,公司还研发了高效双向同步传送机械手,能够大幅提升产能和传送精度。

研发成果“百花齐放”

除多次提及“自主创新”外,此次参加路演的九家“中国科学院系”上市公司还披露了公司自身产品的研发进展。

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介绍了公司桌面、服务器CPU的研发成果。就CPU产品方面,据胡伟武介绍道,龙芯3A6000桌面CPU处于产品阶段,其在相同工艺下性能比上一代产品大幅提高,其中单线程通用处理性能提升60%,多进程通用处理性能提升100%,性能已达2020年的酷睿10代四核CPU水平。

服务器CPU方面,龙芯3C6000服务器CPU正处于样片阶段。胡伟武表示,“等该芯片年底量产后,将会是市场上性价比最强的服务器CPU,在相同性能下,其价格只有竞品的一半。”

芯源微副总裁崔晓微在路演现场提到,该公司前道化学清洗新品处于样机工艺测试中,可覆盖28nm及以上,80%以上的工艺应用。

“在化学清洗领域,高产能量产机将于2024年Q3导入客户端应用,已明确多家验证客户。 ”崔晓微透露,“该产品预计2024年通过验证,2025年开始批量拿单,成为公司业绩第二增长极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崔晓微还介绍了芯源微的高端Chiplet新品——晶圆级临时键合机。该产品已通过存储客户验证并实现小批量销售。 产品应用领域在2.5D、3D、HBM等新兴领域,使用量较大。

长光华芯副总经理潘华东透露,该公司已建成从芯片设计、MOCVD(外延)、光刻、解理/镀膜、封装测试、光纤耦合、直接半导体激光系统等完整的研发工艺平台和量产线。

与此同时,部分企业还透露了自身的国际化业务进展。

中科软董事长左春在路演现场表示,2023年,该公司受益于海外项目的顺利推进以及新业务的不断开拓,大陆以外地区实现2.35亿元,同比增长15.41%。

上海瀚讯主要从事行业宽带移动通信设备的研发、制造及销售。该公司财务总监顾小华表示,其正全面推进海外多个国家的业务落地,已与20余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,正推动30余个国家合作谈判。

来源:财联社

点击显示
相关推荐
  • 证券
  • 财经
  • 理财
  • 新股
  • 置业
  • 学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