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页 > 财经 > 要闻

前5月规上工业利润增速放缓,上游原材料行业出现利润好转

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作者: 2024/6/28 9:15:47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 北京报道   6月27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,1~5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543.8亿元,同比增长3.4%,较1~4月份放缓了0.9个百分点。

分三大门类看,1~5月份,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5024.5亿元,同比下降16.2%,降幅比1~4月份收窄2.4个百分点;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9285.7亿元,增长6.3%,增速比1~4月份放缓1.7个百分点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233.6亿元,增长29.5%,增速比1~4月份放缓7.3个百分点。

受访专家表示,去年同期基数抬升较多和生产边际有所放缓是1~5月工业利润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,目前上游采矿与原材料利润降幅收窄,但中下游利润增速出现高位放缓,接下来需要增强国内基建投资、稳楼市政策组合拳,落实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、税收与金融等政策支持,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,推动工业企业良性发展。

5月利润增速明显放缓
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5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0.7%,较上月放缓3.3个百分点。

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,5月份,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,市场需求稳步恢复,工业生产平稳增长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延续恢复态势,利润继续保持增长。受投资收益增速回落等短期因素影响,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1~4月份回落0.9个百分点,但从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计算的毛利润角度看,1~5月份企业毛利润增速比1~4月份加快0.8个百分点,连续两个月加快,工业企业效益基本面持续改善。

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利润增速放缓主要因为市场需求复苏弱于供给恢复,工业品价格整体仍在下降,生产经营成本略有上升,以及部分行业企业竞争降价等拖累了整体工业制造业利润增长表现。

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指出,目前工业生产高位有所回落,对企业利润的支撑减弱。如5月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较上月回落1.1个百分点至5.6%,工业生产活动虽维持较快增长但边际上有所放缓。另外,基数抬升较多或是今年5月工业利润增速回落的最主要原因之一。

从具体行业来看,1~5月,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,有32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,占78.0%,行业增长面比1~4月份扩大2.4个百分点。

其中,1~5月份,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.5%,增速高于规上工业8.1个百分点,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.6个百分点,是今年以来推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。

于卫宁指出,装备制造业成为利润增长重要引擎。随着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深入推进,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,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,为工业企业效益提升注入重要动力。

另外,上游原材料行业也出现了一定的利润好转。1~5月份,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15.1%,降幅比1~4月份收窄4.1个百分点。其中,有色冶炼行业受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,1~5月份利润增长80.6%,增速比1~4月份加快24个百分点。

伍超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1~5月采矿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,或主要源于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地显效推动黑色金属采选业、煤炭采矿业等黑色系行业的PPI价格环比明显回升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钢铁行业5月当月实现利润95.0亿元,同比由亏转盈,扭转了钢铁行业全行业连续3个月当月净亏损的局面。

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指出,由于宏观政策再次加码、终端需求维持相对平稳和成本韧性支撑等因素影响,国内钢材市场呈现了震荡小幅反弹的行情,从而也促使钢厂实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单月盈利,国内钢铁生产企业处于“增产盈利”的局面。

“国内钢市的结构性调整仍在不断地深化过程之中,尤其是建材品种的供需结构调整最为明显,国内钢铁行业的结构性转型升级也正式落到了相关品种调整之中,品种利润的好坏也将决定着未来钢企的生存空间。”葛昕说。

中下游企业补库存意愿偏弱

在库存方面,截至5月末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6.39万亿元,增长3.6%,较上月提高0.5个百分点,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.7天,环比下降0.1天。

伍超明表示,去年基数大幅下降对产成品库存增速抬升形成重要支撑,同时,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且上游原材料制造业库存处于低位,部分企业补库意愿或有所提升,但终端需求恢复偏慢、企业需求预期偏弱,中下游企业主动补库存意愿整体仍不强。受国内需求继续恢复、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翘尾因素拖累减弱等的影响,预计未来PPI降幅有望持续温和收窄,支撑企业库存增速改善,基数回落对今年未来几个月库存增速提高也将形成支撑。

此外,企业当月单位成本同比、环比均有所减少。5月份,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.46元,比4月份、上年同期分别减少0.31元、0.27元,今年以来,企业当月单位成本同比、环比均首次减少。

于卫宁表示,目前规上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,但也要看到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,内生动力有待加强,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不牢固。下阶段,要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,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着力扩大有效需求,提振经营主体信心,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

伍超明提醒,去年工业利润增速逐季走高,预示着下半年存在高基数效应,将对工业利润增速持续改善形成较大压力。同时,未来房地产恢复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,加上民企等投资信心有待提振,国内供强需弱格局下,预计本轮企业盈利修复或仍面临一些波折,修复高度不宜高估。

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

点击显示
相关推荐
  • 证券
  • 财经
  • 理财
  • 新股
  • 置业
  • 学堂